濟南泉生活(三):芙蓉街上芙蓉泉
#1 芙蓉街69號前的芙蓉泉。
2011.06
離開豹突泉,暫別護城河,進城。
許多中國城市都有這樣一條街,號稱是古街,但是看起來不古。也許還有少數有年頭的歷史建物,彆扭地掙扎於整排仿古建物之中,只讓人看了心酸酸。
芙蓉街的「芙蓉」是水芙蓉,與現在用來指稱的木芙蓉不同,水芙蓉其實就是蓮花。這裡也曾是個流水潺潺、芙蓉茂盛的地方,明代興建德王府時,芙蓉泉一帶被納入王府西苑,德王府廢,逐步演變為民居街巷,芙蓉街就以街中的芙蓉泉而得名。早期的芙蓉街並不只是一條單純人馬穿行的街道,人工開鑿的梯雲溪穿流其中,將泉水引入文廟外的泮池,民居商戶多沿溪而建。
現在的芙蓉街69號是少數不臨街的房舍,院前大石池內之泉正是芙蓉泉。這個芙蓉泉原本在69號院內,文革期間一度被掩埋,還差點要在上面蓋房子。1997年,住戶李昌世與鄰居掘地兩米深才挖出這口泉,後來配合芙蓉街整治規劃,將大門後移十多米,2009年又重修泉池,才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。
芙蓉街上的芙蓉泉不僅這一口,離69號往北不遠有一2009年重修的關帝廟。,整修時在廟中找到一康熙年間的古碑,上載廟內有飛霜、武庫、芙蓉三泉從廟裡北流注文廟前泮池。清光緒年間的《省城街巷全圖》中所標示在芙蓉泉也在芙蓉街東側,現關帝廟的位址,而非69號院所在的西側。有一說是69號院前的芙蓉泉原是芙蓉池,關帝廟內的老芙蓉泉淤死後,原本的芙蓉池才漸漸成為新的芙蓉泉。
#2 泉城廣場的標誌。
#3 芙蓉街南口牌坊。
#4 淪為小吃一條街的芙蓉街。
#5
#6
69號院前的芙蓉泉,長十米,寬五米,深三米。池中有一石橋,池畔有一大榆樹。
#7 重修後的關帝廟。
#8 關帝廟內。
#9
#10
#11 濟南老字號,治療皮膚病的。
#12 斑駁的木門。
#13 行動藝術家。
#14 芙蓉街旁還有一芙蓉巷,也盡是熱鬧的小吃攤。
#15 我買了兩個「來自台灣」的車輪餅,放這張照片其實是因為老闆娘太陽穴上貼的小黃瓜片。連續好幾攤的老闆娘都這樣貼著小黃瓜片,她們說貼著涼快。
#16 芙蓉巷的老房子。
#17 鞭指巷的大宅。
#18 鞭指巷的大宅,周邊都拆光光了。
#19 芙蓉街北端的文廟。
※相關文章:
濟南泉生活(一):黑虎泉畔的尋常生活
濟南泉生活(二):搭船到豹突泉
濟南泉生活(四):庶民暢游王府池子
濟南泉生活(五):明湖之南
與其說是古街,不如說是帶有點懷舊的街道
回覆刪除台灣也有類似這樣文化的街道,只是濟南泉的古街似乎顯的又更道地了一點呢
芙蓉街感覺比較商業化,但是芙蓉街周邊曲曲折折的胡同,乍現的泉水,濟南人在泉邊的嬉戲聲,還是很有韻味的,下一篇我會寫我最喜歡的王府池子。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