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靖】塔下村和張氏家廟「德遠堂」

這張照片很美,但在塔下村時,我總是匆匆走過溪邊。

與厚實、內斂而沈默的土樓相較,這條穿村而過的S形小溪,開朗而直率。工人在溪岸鋪設石板路,婦人在溪邊洗滌衣服,小溪開心地唱著自己的歌。

只是對我來說,群山間,涓涓溪流和岸邊錯落有致的土樓群,讓人眼睛一亮,但太極水鄉再美,還是比不過江南水鄉的細緻溫婉、百轉千迴。

過小橋、跨小溪,帶點神秘,又看似有著很多故事的土樓就在前方,不發一語,卻輕易地揣住我的心。轉身,鑽進土樓與土樓間的蜿蜒小道。




沿石板路而上。


塔下村發展土樓觀光,連狗狗都排隊來參觀。

經過一座好大的雙環土樓,順昌樓。


順昌樓內。

走到塔下村東面山坡上,看見華麗的張氏家廟德遠堂。祠堂前有一口半圓形的風水池,池前兩側矗立著好多根石龍旗杆。

張氏家廟始建於明朝末年,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重修。現在的建築看起來是用紅磚造的。

石龍旗杆杆身刻鑿有姓名、功名、年代和主要事蹟。旗杆頂端飾物也有不同圖案,文官多雕毛筆鋒貌,武官則刻石獅子。

在客家人的家廟宗祠或墳墓前常可見到這樣的石龍旗杆。按照族規,中舉人或進士以上的鄉賢可在祠堂前樹石龍旗杆,張氏家廟前的石龍旗杆就有14支立於清乾隆至光緒年間。

不過現在的張氏家廟前有23支石龍旗杆,號稱是全中國石龍旗杆數量最多,保存最完整的地方。但細看杆身上刻文,好幾支旗杆都是近年所立,甚至還有21世紀的新鮮貨,全國之最可以靠後人加工嗎?頗不以為然。

德遠堂後方有一道緩坡,走上山坡眺望德遠堂全景。



張氏家廟大門,上有嵌瓷彩龍脊飾。

張氏家廟大門的門神和背面「來西衍派」。

樸素的德遠堂,屋脊上有用彩瓷剪黏的歷史人物和圖案。

堂前壁畫,畫在磁磚上的歷史圖畫。磁磚的歷史總不可能到上百年吧,不知道是什麼年代的作品。




雕刻和繪畫細緻的德遠堂山門槅扇。

回家修圖時才發現,山門槅扇旁的木刻有一個看起來很奇怪的木雕人物,看起來像穿著現代軍裝。上網查了一下才發現,原來那竟是紅衛兵雕像。文化大革命時,為了避免家廟遭到破壞,族人連夜雕刻了男、女紅衛兵雕像,並在廳堂內掛上毛主席的頭像和語錄,才使家廟逃過一劫。

別人拍的男、女紅衛兵木雕細部。【圖片來源

德遠堂,正殿。

德遠堂,正殿。

之所以稱為張氏家廟而非祠堂,是因為除了供奉張是歷代祖先外,還有供奉觀音菩薩。

牆上懸掛著某位進士跟他的兩位夫人的畫像。

張氏家廟四周,遍佈茶園。

塔下村村口的小廟和大樹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