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會昌】跟著。祭祖。

(老家跟宗祠比鄰而居,枕山面水)

端午假期,陪小毛回江西老家祭祖。

老家位於贛南的一個小村落,四面環山,有條小河穿村而過。臨最近的西江鎮還有四公里的路程,過去都是土路,一直到前幾年才鋪了柏油。

小毛爸年輕的時候離開了故鄉,念了黃埔軍校,隨著軍隊南征北討,輾轉到了台灣。小毛曾經多次陪父親返鄉,在父親過世後,還是第一次獨自前來。

祭祖的程序我們不懂,交給老家的人,照著他們的安排做。

祭祖第一站:養湖公祠。

養湖公是小毛這系的開基主,比鄰老家的養湖公祠是村裡規模最宏大的建築。山門上懸掛的匾額寫著光緒年間重修,現在的樣貌是去年大修後的。

門樓與山門間的空間不大,很難拍下山門全景。用了好幾張照片勉強接成,就是變形得有點嚴重。

山門上的匾額。
寫著聖諭廣訓十六條:敦孝悌以重人倫、篤宗族以昭雍睦、和鄉黨以息爭論、種農桑以足衣食、尚節儉以惜財用、隆學校以端士習、黜異端以崇正學、講法律以儆愚頑、明禮讓以厚風俗、務本業以定民志、訓子弟以禁非為、息誣告以全善良、誡匿逃以免株連、完錢糧以省催課、聯保甲以弭盜賊、解仇忿以重身命。

山門旁的這兩隻石獅子是新的。

這一帶的民居都是天井式格局,宗祠也是。2009年重修時花了將近28萬,有捐款的族親都在牆上掛了匾額。


每到一個祠堂,就要放一串鞭炮。

在儀式開始前,先把鞭炮拿出去就定位。等祭拜完畢、燒完紙錢後,再出去點燃鞭炮。

準備祭祖。



宗祠外觀嶄新的白油漆,看起來很像是新建的。

換一個角度看宗祠。

從高處往下看,層層跌落的馬頭牆檐角還是古意盎然。

比對2004年小毛回老家時拍的舊照,才發現這次的整修其實大致還是維持舊貌。

原來的門樓是青磚清水外牆,山門兩側有抱鼓石。

2004年時,宗祠內的牆面上還漆著三面紅旗階段的標語:高舉總路線、大耀進、人民公社…..

2004年的宗祠內部。

離開養湖公祠,沿著土路向村子深處前進。村落裡還有一大片區域只有這樣的土路,無法開車進去。

前段時間,江西遭遇百年罕見的豪雨襲擊,幸運的是,我們來的這幾天大雨暫歇,但是河流的水位仍高。

村莊裡,老宅和新式樓房各半。

路旁見到一片頹圮的舊宅,很有味道。我想過去拍拍照,沒想到這竟是要我們要祭祀的第二站。

祭祖第二站。

院子裡,雜草叢生。

這屋的天井很小。這種狹窄天井的好處是可以避免雨水濺出造成室內潮濕,就是採光比較差。我本來以為這真是廢棄的老宅,但要離開時才發現原來隔壁還住著人。


點蠟燭。牆面上都是文革時的標語:共產黨萬歲、毛主席萬歲。透著昏暗的燭光,牆上搖晃的文字,遙想當年曾經發生在這裡的種種往事。



沒有祖神龕牌位,搞不清楚拜的是那世先祖。

插香在天井邊。

繼續向第三站前進。

經過一條水道,老婦人在溪邊洗衣。

祭祖第三站:鐸馨堂。

這間祠堂也是2009年整修過的。

準備放鞭炮。天井邊有石製香爐。

祭祖的第四站比較遠。走到老家後要繞另一條路,經過幾座山丘和稻田才又看見民居。

經過一片荷花田。

路過一座規模較大的老宅,立面很特別,牆壁上也寫滿了標語。

祭祖第四站:湖源堂。




這間祠堂祭祀的是最近三世的祖輩。

這間屋沒有天井,透過門上的天窗來採光。

祭祖完畢,洗洗手。

走回老家。

祭祖第五站:回到老家拜祖宗。這是牆邊貼著的處世做事為人要訣。

狹長型的老家正堂。

祭祖第六站:小毛爸和伯父、伯母的遺照掛在偏房內。拜拜完,可以吃飯了。

下午到老家後山掃墓。

大雨過後,山路濕滑。

小毛走在前面,回頭牽著我,深情款款得看著我說:相信我就沒錯,我是可靠男。

話才說完,人就落地。

唉呦喂呀,跌股了!

留言

  1. 天井主要是採光和空氣流通之用。這種天井民居外牆多是不開窗的,採光就只靠天井的光源。地上那個凹下去的部分可以收集雨水,這就是中國人說的四水歸堂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中國很多大型傳統住宅都不在外牆開窗啊,像四合院、天井住宅都是。主要是可以起防禦跟防寒的功用吧,還有精神上的考量,水就是財啊,要聚財。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